Skip to content

借力AI进行主题探索

AI驱动的智能报告生成系统 今天使用自己设计的模版,对三个领域进行了探索,平均每个领域耗时 3分钟左右。

人口出生率 指标解读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 本文的意义: 本文展示了一个普通经济社会统计指标的一般解释过程,其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统计年鉴里的指标,其过程可归纳为四步即: 1 – 指标的定义,2 – 指标的检索,3- 指标的比较,4 – 指标参照系的建立。 本文贡献主要有两点。 其一,将考试测量学的方法运用到经济社会统计指标的比较上为作者原创,该方法消除了一般比较方法中存在的模糊性,提高了比较的精度。在2024年8月这个时间节点上,根据作者所了解到的文献,尚未发现其它学者在相关论文中使用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其二,将比较系统的分为时间,空间和特定标准三个维度,其中空间部分又细分为城市级,省级,国家级。这样的比较为其它指标的分析提供了一个一般性的框架,避免了“比较分析”中可能存在的随意性。 总的来说,本文为后续类似城市统计指标值的解读提供了一个一般性的分析框架。 1.     指标检索 1.1.    只想了解一下当前值 1.1.1.    国内 与人工智能助手对话或搜索引擎检索“城市名 + 年份 + 人口出生率” 例如:Kimi提问或百度检索 “苏州 2022年 人口出生率”   注意:目前只有省和地级市两个行政级别每年都出统计年鉴,县级行政区是没有的。 1.1.2.    国外 与人工智能助手对话或搜索引擎检索“国家名… 人口出生率 指标解读

何为”有识“?为什么要”有识“? ”有识“很重要吗?

这篇博文是关于“为什么”的? 对于why类的问题我有几个观点 第一,why 相比 how 通常没有标准答案,能解释得通就是一种答案。 第二,why 相比“how” 更能反映对问题的思考深度,why 是“知”,how是“行” 一切行为都有动机。 那么这个网站的动机是什么呢? – 概括的说来就是:遍历各类知识,提供不同的视角,提供不同地域的比较。增进我们的常识。也可以说是扩大了对常识这个词的定义。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 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本网站优先追求广度。其原因主要在于,我们的很多偏见大多来自于无知,即对某个领域的知识的无知。